首页

sm视频手机在线看

时间:2025-05-23 14:30:14 作者: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开行 浏览量:75698

  如何通过先进的生物改良技术推动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废为宝”,实现亿万亩盐碱荒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进而保障粮食安全,这项议题长期以来广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曹晓风院士团队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和耕作栽培研究所等合作,通过持续科研攻关,在田菁驱动盐碱地生物改良土壤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团队自主选育的耐盐碱高产田菁品系——“中科菁1号”具有耐盐碱、耐涝、固氮、高产等特性,在pH值(酸碱度)9以上的中国东北苏打盐碱地上示范应用效果显著。

  8月23至2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在吉林省洮南市和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战场大安示范区的长岭试验田,分别现场举行田菁驱动的盐碱地改良与应用技术示范观摩会。

  其中,连续第二年在大安示范区开展“中科菁1号”百亩盐碱地块示范种植的实测结果显示,通过田菁一次还田降低土壤pH值0.5个单位,提升土壤有机质10%以上,第一茬刈割亩产新鲜饲草2.03吨/亩,真正实现了重度盐碱荒地的提质增效。

  参与观摩和实测的专家组认为,“中科菁1号”田菁具有耐盐碱、高产等特性,围绕其构建的生物改良技术是支撑盐碱地绿色改良和高效利用的重要创新性突破成果,他们建议该成果在东北苏打盐碱地加大示范区域和加速审定推广。

  曹晓风院士表示,研究团队以中外收集的400余份野生种质为材料,利用驯化和杂交选育方式,选育出耐盐碱、高产的新品系“中科菁1号”,2023年已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同时研发配套耕作栽培技术。良种—良法结合最终构建了重度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记者 孙自法 制作 徐妙巧)

责任编辑:【韦俊龙】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尽管世界风云变幻,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密切合作。应秘鲁共和国总统博鲁阿尔特邀请,中国领导人于11月13日至17日赴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将进一步夯实中秘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力,推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专家呼吁:科学做好月经调控

2024广州茶文化节“百席大茶荟”在广州开席

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今天(9月12日)举行。中国亚运代表团成员共1329名,其中运动员886人,女运动员437人,男运动员449人,平均年龄25岁,包括了36名奥运冠军。 (总台央视记者 杨威)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京蒙协作绘新景 卓资教育展新颜

AI驱动科学研究方面,使用大模型、生成式技术等来增强和加速科学研究中的提出假说、试验设计、数据分析等阶段的效率,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这种灵活且高效的研究方式,大大提升发现新科学规律的可能性,从而加速科学研究的进程。

重庆开展2024年汽车消费购置补贴活动 拿出2000万元补贴自然人车主

蓝皮书指出,去年,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二号工位正加快推进建设,两个工位将各具备年16发发射能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近年新增商业发射工位,2023年完成朱雀二号、天龙二号等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